来源:ob体育最新官网入口 发布时间:2024-05-24 21:53:30
在桦川县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水田地里,水花翻滚、农机轰鸣,悬挂着打浆机的无人“铁牛”正在进行泡田整地作业。让人惊奇的是,这些“铁牛”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,也能将整地作业的地块打理得均匀一致,不留死角。
“今年我们采用了无人耙地机器,通过卫星导航传到电脑上,不仅精准度更高,还能保证深浅度一致,每一寸土都是均匀的,油耗更是非常少。”谈到无人耙地机器的优点,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玉成赞不绝口。
“哒哒哒……”随着机器轰鸣声,一行行鲜绿的小嫩苗已经整齐地立在田里。不到10分钟,一亩地的插秧任务就完成了。能够正常的看到,秧苗插得非常直且间隔标准,这样的水稻不仅仅只是美观,通风性也会更好。
一般来说,插秧机上至少需要配备两人,一人驾驶,一人放秧。有了无人插秧机后,不但可以节省人力成本,更可以不受农机驾驶员体力限制,作业效率、标准都有效提高。
为了让社员们掌握农用机械无人驾驶技术,合作社提前谋划,聘请专业方面技术人员到合作社,通过“理论+实操”的方式,面对面、手把手给社员们讲解。
李玉成和记者说,今年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春耕期间加大了科技支出,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了无人插秧机37台,无人拖拉机8台,建设完成了智慧农业一体化服务平台,为水稻从出芽到丰收都提供了保姆式服务。
“通过这一些无人机、无人拖拉机、无人插秧机,一年就可减少200多万成本。”说到这些,李玉成难掩激动。“通过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,早些年咱想的‘坐家就能把地种’的情景,说不定很快就能实现。”
今年,汤原县振兴乡水稻机械插秧技术环节再次升级新版本,“北斗导航无人驾驶”插秧机“亮相”平原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区。
插秧现场,搭载司南导航农机无人驾驶系统的插秧机在田间匀速穿行,精准无误地将秧苗插入土壤中,横平竖直,且深浅一致,一排排整齐的水稻苗为肥沃的黑土地披上“新衣”。
“无人驾驶不只减少了一半的人力成本,而且插秧的行距、深度更精准,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秧苗后期的存活率。”振兴乡鑫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孙连启说道。
据了解,应用了北斗导航系统后,农户们只需要在插秧前提前设置规划好工作路径,插秧机就能轻松实现无人驾驶,在田间自主完成插秧作业。日作业面积可达50亩,整体播种进度相对往年提升20%,今年振兴乡组织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安装插秧机导航系统40余台。
新技术的应用,有力提升了耕作单位面积的种植效益。下一步,振兴乡将继续推广现代农业智能化设备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,提高精细化作业和智慧农业发展水平,逐步由传统农业种植管理向现代化智慧农业发展转型,大大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,提高效率,助力现代化大农业稳步发展。
在富锦市的万亩水稻科技示范园区内,一台宽窄行导航高速插秧机正满载一盘盘水稻秧苗高速行进,所过之处,稻田里留下了八行双垄宽窄分明的绿油油的秧苗,画出了一条条漂亮的平行线。通过宽窄行插秧技术和传统插秧技术对比得知,常规插秧机插秧行距是每两行60厘米,而宽窄行插秧机是每两行50厘米,能有效优化水稻中后期稻株间的生态环境条件。
东北水田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春表示:“我身后这台插秧机是富锦农机站给我推荐示范的一款新型的插秧机,比老式的插秧机要好很多,它的插秧密度能比普通的插秧机高17%~18%,秧苗通风透光的效果也非常好,进而达到我们水稻增产的目的。”
近年来,富锦市为了更好的提高农业科学技术示范水平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,农机部门积极引导种植户提高科技强农意识,并向种植户推广新机械、新技术的应用,为农民增产增收赋予了科技含量,有效加快了春耕生产的步伐。
© 2015 ob体育最新官网入口 tech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22465号-1 地址: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唐山路19号 电话:0631-5661516